细胞破碎技术发展方向
发布日期:2023-09-11 浏览次数:327次
多种破碎方法相结合
多种破碎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有机械法与非机械法、化学法与酶法、多种化学试剂处理、多种酶制剂处理等。化学法与酶法取决于细胞壁膜的化学组成,机械法取决于细胞结构的机械强度,而化学组成又决定了结构的机械强度,组成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强度的差异,这就是化学法与机械法相结合的原理。
▶ 机械破碎前预先用硫醇培养酵母细胞,可以大大提高胞内蛋白的收率。糖苷酶被激活,细胞壁中的糖被除去,使细胞壁的强度降低。
▶ 用蜗牛酶预处理面包酵母菌细胞,然后高压均质。在95Mpa压力下高压匀浆4次,总破碎率接近100%。而单独用95Mpa压力高压均质4次,破碎率只有32%。
与上游过程相结合
1、寄主细胞的选择:选择较易破壁的菌种作为寄主细胞,如革兰氏阴性细菌。
2、与发酵培养条件的结合:在发酵过程中,操作参数如PH、温度、通气量、搅拌转速、稀释率等;培养基;生长期等因素都对细胞壁膜的结构与组成有一定的影响。调节细胞培养参数,改变胞壁成分,提高细胞破壁率。
3、培养过程控制:在发酵培养过程中的细胞生长的后期,加入某些能抑制或阻止细胞壁物质合成的抑制剂(如青霉素、环丝氨酸等),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,新分裂的细胞其细胞壁存在缺陷,利于破碎,而有些胞内产物不经破碎即可直接渗透出来。
4、与基因改造的方法结合: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菌种进行改造。
5、基因改造-克隆噬菌体溶解基因:在细胞内引入引起噬菌体裂解的基因,培养结束后,控制一定条件(如温度等),激活噬菌体基因,使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裂解,使细胞自内向外溶解,释放目的产物。
6、基因改造-通过融合表达使目的产物耐高温:将目的产物表达成耐高温型,杂蛋白仍然保持以原特性,那么在细胞破碎和分离过程中,不用低温操作就可保持活性,那么就可在较高温下将目的产物与杂蛋白分开,降低生产成本。
与下游过程相结合
现阶段破碎技术的发展方向多采用组合破碎的方法,有多种破碎方法相结合、与上游过程相结合、与下游过程相结合等。细胞破碎与固液分离和产品提取过程相结合,也即根据后处理过程的单元操作确定细胞破碎的方法和操作条件。在细胞破碎的同时要考虑产生的细胞碎片对后续纯化工艺的影响。考虑细胞破碎,要进行整体优化,采用最佳的工艺。如多次高压匀浆,可以增加产物的释放量,但经碎片的逐级破碎,产生细小的碎片,对目标产物分离增加难度。